現在 mfsBSD 已順利啟動,並且應該可以透過 ssh(1) 方式來連。 本節將介紹如何建立 slice 分割、設定 gmirror 以作 RAID-1、如何以 sysinstall 來安裝 FreeBSD 作業系統的最小化安裝。
首先要作的是配置硬碟空間給 FreeBSD,像是建立 slice 跟分割區。 很明顯地,目前在跑的作業系統是載入到系統記憶體內執行, 因此要對硬碟配置並無任何問題。 這些工作可以用 sysinstall 或者以 fdisk(8) 搭配 bsdlabel(8) 來完成。
首先先把各硬碟都先清空。 請對各硬碟作下列指令:
#
dd if=/dev/zero of=/dev/ad0 count=2
接著,以您慣用的工具來建立 slice 以及設定 label。 通常會建議以
的 sysinstall 工具來作會比較輕鬆,
或者是強而又不太會出槌的文字介面 UNIX® 標準工具(像是 fdisk(8),
bsdlabel(8)),這部分稍後也會一併介紹。 前者部分在 FreeBSD Handbook
的 安裝
FreeBSD 章節有相當詳盡的介紹,所以這邊主要要介紹的是如何建立
RAID-1 系統以及 ZFS。
這邊會介紹建立以 gmirror(8) 做成的小型 mirrored 檔案系統:
/
(根目錄), /usr
以及 /var
,而硬碟的其餘剩餘空間則通通以
zpool(8) 做成 ZFS 的 mirrored 檔案系統
。 請注意:必須要先把 FreeBSD 作業系統裝好並開完機後,才能進行設定
ZFS 檔案系統。
下面的例子會介紹如何建立 slice 以及 label、在每個分割區上啟用 gmirror(8)、如何在每個 mirrored 分割區上建立 UFS2 檔案系統:
#
fdisk -BI /dev/ad0
![]()
#
fdisk -BI /dev/ad1
#
bsdlabel -wB /dev/ad0s1
![]()
#
bsdlabel -wB /dev/ad1s1
#
bsdlabel -e /dev/ad0s1
![]()
#
bsdlabel /dev/ad0s1 > /tmp/bsdlabel.txt && bsdlabel -R /dev/ad1s1 /tmp/bsdlabel.txt
![]()
#
gmirror label root /dev/ad[01]s1a
![]()
#
gmirror label var /dev/ad[01]s1d
#
gmirror label usr /dev/ad[01]s1e
#
gmirror label -F swap /dev/ad[01]s1b
![]()
#
newfs /dev/mirror/root
![]()
#
newfs /dev/mirror/var
#
newfs /dev/mirror/usr
對該硬碟建立 slice 並且在第零軌處將開機表作初始。 請對該機器所有硬碟都作此一動作。 | |
對各硬碟寫入 label 以及 bootstrap 碼。 | |
現在手動修改該硬碟的 label,至於如何建立分割區(partitions)
請參閱 bsdlabel(8) 說明。
分割區分別建立: | |
把剛剛的 label 設定先匯出,再匯入到第二顆硬碟上, 如此一來兩邊的硬碟 label 設定就會同樣。 | |
在各分割區上啟用 gmirror(8) | |
請注意: | |
在各個有做 mirror 的分割區上建立 UFS2 檔案系統 |
這裡是最重要的一環, 本節介紹實際上如何在先前一節所做好的硬碟安裝最小化的 FreeBSD, 為了完成此一目標,所有檔案系統都必須掛載妥當,才能讓 sysinstall 可以把 FreeBSD 裝到硬碟內:
#
mount /dev/mirror/root /mnt
#
mkdir /mnt/var /mnt/usr
#
mount /dev/mirror/var /mnt/var
#
mount /dev/mirror/usr /mnt/usr
做完上述動作之後,請執行 sysinstall(8)。 請從主選單中選擇
安裝,選
按 Enter。
然後以方向鍵移動到 Install Root
處,按
Space 鍵然後改為 /mnt
,再按 Enter
鍵以將修改值存起來,然後按 q 鍵即可離開這個
畫面。
請注意:本步驟極為重要,若忽略的話那麼 sysinstall 就沒辦法安裝 FreeBSD。
接著選 Minimal
處,按 Space 鍵。
本文之所以介紹最小化安裝是為了要節省網路流量,因為系統安裝是透過
ftp 方式來進行。 要離開本畫面,請選
Exit
即可。
至於
及 步驟則可略過, 因為這些目前已經都設定完畢了。在 FTP
。 請選最近的 mirror 站,並且讓
sysinstall 假設網路已經設妥。
接下來就會回到 選單。
最後,按下 sysinstall。
即可開始進行安裝。 完成安裝後,即可離開此時 FreeBSD 作業系統應該已經裝完,然而還有些後續流程要做。 必須要做一些後續設定,才能讓 FreeBSD 可以開機跟登入。
現在必須要用 chroot(8) 以切到剛剛新裝好的系統內。 指令如下:
#
chroot /mnt
然後再打下列指令以繼續完成:
把 GENERIC
kernel 複製到
/boot/kernel
目錄:
#
cp -Rp /boot/GENERIC/* /boot/kernel
建立 /etc/rc.conf
,
/etc/resolv.conf
及
/etc/fstab
檔案。 別忘了,要記得在
/etc/rc.conf
檔設相關網路設定,以及把
sshd 啟用。 此外,
/etc/fstab
檔應該會長像下面這樣:
# Device Mountpoint FStype Options Dump Pass# /dev/mirror/swap none swap sw 0 0 /dev/mirror/root / ufs rw 1 1 /dev/mirror/usr /usr ufs rw 2 2 /dev/mirror/var /var ufs rw 2 2 /dev/cd0 /cdrom cd9660 ro,noauto 0 0
新增 /boot/loader.conf
檔,
並且內容填入下列:
geom_mirror_load="YES" zfs_load="YES"
執行下列指令,以在下次開機時啟用 ZFS :
#
echo 'zfs_enable="YES"' >> /etc/rc.conf
使用 adduser(8) 工具來新增其他使用者帳號。 別忘了,
至少要有一個帳號得加入 wheel
群組,
才能在重開機後以該帳號切換為 root。
再次檢查上述相關的設定,是否有遺漏或打錯。
現在該系統終於可以重開機了,請用 reboot(8) 指令以重開機。
本文及其他文件,可由此下載: ftp://ftp.FreeBSD.org/pub/FreeBSD/doc/。
若有 FreeBSD 方面疑問,請先閱讀
FreeBSD 相關文件,如不能解決的話,再洽詢
<questions@FreeBSD.org>。
關於本文件的問題,請洽詢
<doc@FreeBSD.org>。